6月5日,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建材市场信息调查采集》(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课题组联合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事务中心,赴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房桥公司”)进行专题考察调研。十余家行业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
本次调研聚焦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支持、智能化生产、成本控制、市场挑战及国际化发展等关键议题。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如何突破企业瓶颈,推动装配式混凝土部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房桥公司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规模实力及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成就。公司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54年成立),是国内首批“国家装配式产业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市政、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住宅、风电水利等领域,是国有大型混凝土制品企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装配式住宅智能生产线,实现了全过程智能制造,已获3项国家专利授权,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与会企业负责人围绕当前市场痛点进行了深入交流:房地产市场需求收缩促使构件厂向市政、风电等领域转型,但面临技术工人流失严重(保有量不足40%)、跨区域监管困难等问题;进军国际市场则面临欧盟CE认证、澳洲CodeMark认证等壁垒及周期长的挑战;此外,专业化生产、政策激励、智能化生产瓶颈及合同管理等问题也备受关注。大家呼吁建立京津冀预制构件协同监管机制,严格管控低质产品冲击市场。
协会相关负责人在交流中提振行业信心,强调装配式建筑是明确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低碳已成为行业主流趋势。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循环利用,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传统模式可减少约50%,高度契合“双碳”目标。未来,行业将持续以技术革新为驱动力,通过智能化、平台化升级,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座谈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房桥公司的盾构管片绿色智能生产线、装配式建筑生产线及模块化装配式建筑成品样板间,沉浸式体验了企业在建筑工业化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
参与此次调研的企业有: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建材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住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顺义后鲁水泥构件厂、中建(天津)工业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丰桥筑工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远大住宅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市声远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化建筑有限公司、河北益恒砼构工程有限公司、泰华远大装配式建筑(廊坊)有限公司、河北津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珠穆朗玛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